Cpp 显式加载动态库
在 C++ 中,加载动态库通常有两种方式:显式加载和隐式加载。 隐式加载比较简单,只需要设置链接选项即可自动进行,本文主要学习一下显式加载。 概述 在 C++ 中,显式加载和隐式加载动态库的基本介绍如下: 隐式加载是最常用的方式,通常的C++标准库等系统中的库都是采用隐式加载的,程序在编译时需要添加-l选项链接到动态库。在程序启用时,系统会自动查找并加载对应的动态库。 隐式加载的优势是代码简单,不需要在代码中处理加载动态库的各种细节。但缺点是要求在编译时动态库也要参与链接,在编译时和运行时都需要保证动态库是可以找到并且使用的,编译时无法找到则编译失败,运行时无法找到和使用则程序无法启动。 显式加载则是一种更灵活的方式,我们可以在代码中精准地控制加载和卸载动态库的所有细节。 优势是程序在编译链接时完全不需要动态库的参与,程序在运行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加载或卸载动态库,即使在运行时对某个动态库的加载失败也不会导致程序中止。 基于显式加载我们可以实现动态库的热更新:在使用动态库的程序保持运行的情况下,更新对应的动态库。 这对于一些大型的商业服务是非常普遍的需求,他们不希望因...
Cpp 编程范式
CRTP 奇异递归模板模式 CRTP 是一个非常经典的C++静态多态实现方案,在很多库中都有应用,这里整理一下。 概述 奇异递归模板模式(Curiously Recurring Template Pattern, CRTP)是 C++ 编程中一种常用的静态多态方案,它通过模板继承和静态绑定来实现类型多态。 相比于C++直接提供的基于虚函数的动态多态方案,CRTP既可以避免虚函数的额外性能开销,还可以在编译时获得更好的类型检查和优化。 CRTP的核心思想如下: 模板基类是一个模板类,模板参数是派生类自身。(这种递归的模板参数是这个模式名字的来源) 派生类:派生类继承自通过自身类型实例化的基类。 通过基类调用方法时,首先会将this指针进行类型转换为派生类的类型(因为派生类类型是模板参数,基类可以获取到派生类类型),然后就可以调用派生类的方法。 这种处理导致我们无法添加基类自身的方法实现并使用,因此基类只能作为一个抽象基类使用。 这一切都发生在模板实例化的过程中,在编译期中即可完全确定。 CRTP具有如下的优势: 静态多态:CRTP的是静态多态,通过基类调用派生类的方法是静态绑...
Cpp 值封装类型学习笔记
现代C++提供了几个非常实用的值封装类型工具,分别为 std::optional<T> 可能含有T类型的值或者无值;(C++17引入) std::variant<T1,T2,...> (类型安全的union)可能含有类型列表中某个类型的值;(正常情况下不会无值)(C++17引入) std::any 可能含有任意类型的值,也可能无值,使用者必须提供自行指定合理的类型;(如果内部的值转换失败会抛异常)(C++17引入) std::expected<T,E> 可能含有正常的T类型的结果,也可能含有异常的E类型的值;(C++23引入) 它们的定位和用法比较类似,因此一起整理一下,因为这几个工具的语法仍然在迅速发展中,本文只考虑C++20和C++23已经支持的语法。 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类型工具都只能接收简单的类型,不允许使用数组类型和引用类型,并且最好不要含有cv修饰符。 std::optional std::optional<T>对象的值可能是T对象,也可能是std::nullopt(代表没有值),注意这里的T不允许是数组类型和引用类型...
Cpp static+extern+inline 学习笔记
整理一下关于C++中的几个关键词(static,extern和inline)的笔记。 static static这个关键词的语义非常复杂,在C语言中本来就有多重语义,C++又添加了额外的语义。 静态函数 默认情况下,函数可以被其它编译单元使用,具有外部链接性,可以使用static将其改为具有内部链接性的静态函数,只有在当前文件中才可以使用此函数。 例如 123static void func();void func(){} 静态全局变量 与静态函数类似,全局变量在默认情况下可以被其它编译单元所使用,具有外部链接性, 可以使用static将其改为静态全局变量,只有在当前文件中才可以使用。 例如 1static int s = 100; 静态局部变量 在函数体内部使用static修饰的局部变量会变成静态局部变量,此时静态的语义不再是对外部不可见,而是延长生命周期,此时变量的存储位置从栈区转移到了数据区,不会因为函数调用的结束而销毁,下次进入函数体时会自动忽略定义和初始化语句,例如 12345int func(){ static int s = 0;...
Cpp 面向对象——访问和继承权限
在 C++ 的面向对象编程中,有三个访问权限限定词:public、private 和 protected,用于定义对类成员(成员包括变量和函数)的可访问性, 也包括在继承后的访问权限变化。 我们主要对class进行讨论,最后会讨论struct和class的区别。 访问权限 C++ 通过访问权限限定词来提供数据封装和信息隐藏机制,这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,三种访问权限限定词的基本语义如下: public成员:公开的类成员,可以通过类的成员函数和类的对象访问。 protected成员:受保护的类成员,只能通过类的成员函数访问,无法通过类的对象访问。 private成员:私有的类成员,只能通过类的成员函数访问,无法通过类的对象访问。 注意这里访问的含义:对数据成员的访问是读写,对成员函数的访问则是函数调用。 对于数据的访问权限并没有被进一步拆分为只读和可读写,只读的访问效果需要基于const实现,实现只写的访问效果则需要考虑左值和右值特性,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。 通过类的对象访问是指a.x和a.show()这类语法。 通过类的成员函数访问是指在成员函数体内部对类的其它成员访...
Cpp 面向对象——虚函数进阶
前面简单介绍了重定义和重写,以及重写所涉及到的虚函数的基本概念,这里整理一下虚函数和动态多态的进阶内容。 C++使用虚函数机制来实现运行期的多态(动态多态),与之相对的是编译期的多态(静态多态), 对于C++来说,静态多态可以通过函数重载和泛型编程实现,而动态多态则通过虚函数实现。 在讨论的范围内,基类或派生类指针/引用的使用方法通常是完全等效的,示例主要以指针的使用为主。 为了简化讨论,我们不关注public,private,protected修饰的区别,无论是对类的方法还是继承关系的修饰,统一使用public。 我们不关注多继承、菱形继承以及虚继承等复杂情景,只考虑简单的单继承情景,不考虑模板类的处理。 虚析构函数 对于含有虚函数的类,非常建议将基类的析构函数也设置为虚函数,此时派生类的析构函数也全部会自动变为虚函数,这可以保证基类指针指向派生类时, 在销毁时可以正确调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。 考虑下面的例子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#include <iostream>struct Bas...
Cpp 面向对象——重定义与重写、虚函数
在一个作用域中,同名函数但是形参列表不同的函数构成重载的关系, 在考虑面向对象时,则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,因为基类和派生类的作用域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,既不能说它们是简单的两个独立的作用域,也不能说是一个作用域,而且这种关系是天然不对称的。 在面向对象的语法中对基类和派生类的同名函数(相同或者不同的形参列表)都有着特殊的设计,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不涉及虚函数的部分。 为了简化讨论,我们不关注public,private,protected修饰的区别,无论是对类的方法还是继承关系的修饰,统一使用public。 我们不关注多继承、菱形继承以及虚继承等复杂情景,只考虑简单的单继承情景,不考虑模板类的处理。 重定义(隐藏) 例子 假设基类Base定义了一个方法hello,有好几个版本,相互之间构成重载关系。 派生类Derived如果没有实现hello方法,那么派生类对象仍然是可以直接调用hello方法的,包括基类所实现的各种版本,通过重载决议调用,这是继承所赋予的特点。 例如 12345678910111213141516#include <iostream>struct...
Cpp 类型转换
关于C++的类型转换的整理笔记,主要关注C++相比于C语言多的部分,而且讨论的范围比较简单,不关注涉及到右值引用的类型转换。 概述 C++基本继承了C语言的类型转换规则,但是对类型转换的处理有很多区别,例如: 对于C语言,隐式转换和显式转换并没有太多区别,仅仅是危险的隐式转换可能会发出警告,使用显式转换会消除警告。 对于C++,安全的隐式转换可以通过编译,但是危险的隐式转换无法通过编译,必须使用显式转换才能顺利编译,C语言风格或C++风格的显式转换均可。 此外,C++相对于C语言还需要考虑很多很多额外的内容,我们将主要关注面向对象的部分,即自定义类型之间的类型转换,以及新加入的四个显式的强制类型转换关键词的使用 const_cast reinterpret_cast static_cast dynamic_cast 现代 C++ 不建议这么做: 避免使用C语言中常用的void *类型,C++提供了更好的工具; 避免使用C语言风格的显式类型转换,可读性太差,不利于后期检查。 现代 C++ 建议这么做: 优先考虑使用static_cast,用它进行一些数值类型的转换还是...
C语言 类型转换
关于C语言类型转换的整理笔记。 概述 在C语言中,对于A->B的类型转换过程中,无论是C语言风格的显式转换 (type)value(强制类型转换),还是隐式转换(自动类型转换,编译器自动推断目标类型),只要转换前后的类型一致,它们都遵循相同的转换规则,因此无损转换、截断、取模、UB 等可能的表现都完全一致。 如果A->B的转换过程是非法的,那么无论是显式还是隐式转换,都无法成功编译。 如果A->B的转换过程是合法的,那么都可以顺利编译,但是存在如下细微区别: 如果转换过程较为自然且安全,那么使用隐式转换和显式转换没有任何意义的区别; 如果转换过程较为危险,转换前后可能丢失数据,那么: 使用隐式转换时,编译器或静态代码检查可能会发出警告; 使用显式转换可以抑制这些警告,这表明我们手动确认这个转换是安全的。 注: 隐式转换通常发生在赋值(包括初始化和函数传参)和算术运算中; gcc对于涉及隐式转换的警告比较保守,很多情况下的警告需要使用-Wconversion手动开启。 由于本文就是探究类型转换的细节,因此在示例中更倾向于使用显式转换,以增强代码的可读性...
Cpp 面向对象——三大特性和 C 语言实现
面向对象编程(OOP)并不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或者工具,它只是一种设计方法、设计思想。 OOP表现出来的三个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封装、继承与多态。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C语言如何简单地实现OOP的基础功能,并且关注C++是如何实现OOP的,将两者进行对比。 对于C++的讨论不涉及过多的语法细节,我们不关注public,private,protected修饰的区别,无论是对类的方法还是继承关系的修饰,统一使用public。 我们不关注多继承、菱形继承以及虚继承等复杂情景,只考虑简单的单继承情景,不考虑模板类的处理。 封装 封装就是在形式上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打包在一起,然后提供部分接口给外部访问,隐藏内部的实现细节。 但是C语言没有直接提供将内部信息隐藏的机制,我们只能使用其它的间接方案: 君子协定,约定只通过固定的接口进行访问; 利用动态库的符号部分导出的特点将动态库的部分信息隐藏; 利用static变量和函数对源文件外部不可见的性质,将部分信息隐藏 下面我们只关注数据和操作方法的打包,因为C语言的结构体只含有数据成员,我们需要通过函数指针在结构体中加上操作数据的函数,例如 1234...